<form id="bvr5p"></form>

<address id="bvr5p"></address>

    <noframes id="bvr5p"><form id="bvr5p"></form><address id="bvr5p"></address>
        <span id="bvr5p"><th id="bvr5p"><progress id="bvr5p"></progress></th></span>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評論 > 正文

        黨的執政之心就是做好為民為情

        中國教育網  2015-02-28 11:26:48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2月27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協調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改革舉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網易新聞2月27日)

          以為民為核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求執政者情為民系,擺正領導與群眾的關系,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黨群關系是政黨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政治體系的起點。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善治必達情,達情必近人”,沒有親近群眾意識就無法為民執政。為民就要真正地情系人民,為人民謀利,與群眾連心,聽民之聲,察民之情,解民之苦,做民之事,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貫穿于執政的全過程。

          “權為誰授”、“政為誰執”、“利為誰謀”,這是權力觀的基本問題。黨與人民群眾關系問題的核心,就是黨要按人民的意愿執好政、掌好權。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長期執政的共產黨相繼喪失執政地位,丟失政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其執政后,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從而喪失了共產黨自身存在的政治根基。歷史證明,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其執政地位的鞏固與否,完全取決于能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不斷提高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只要全黨同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永遠同人民群眾心連心,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就堅如磐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是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共同奮斗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源泉所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是各級黨員干部要有“以百姓之心為心”工作態度。這就需要黨員干部真正把自己放在群眾的位置上,切身體會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而大量事實證明:“血肉聯系”僅喊在嘴上群眾會不信,“魚水情深”做個樣子百姓會不認。因為聯系群眾是“掏心窩子”的事,要的是實打實、心碰心。這就昭示著“以百姓之心為心”,不應停留在嘴上說說、文上寫寫,更應內化于情、見之于行。

          作者:章張龍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1999-2017 中國教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54251116號-1

        聯系網站:zgjyw@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人人操人人摸人人
        <form id="bvr5p"></form>

        <address id="bvr5p"></address>

          <noframes id="bvr5p"><form id="bvr5p"></form><address id="bvr5p"></address>
              <span id="bvr5p"><th id="bvr5p"><progress id="bvr5p"></progress></th></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