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者需嚴把“嘴門關”
任何一個關愛和珍惜生命的人,都得把好“嘴門關”。領導干部,握有公權,影響他人,引領社會,舉手投足是形象,一言一行顯作風,除要保持良好的生理生命之外,還要打造有品有質的政治生命。領導干部對嘴門的把持應更有講究。
毛澤東曾經有一句名言:“世界什么最大?吃飯問題最大。”這句話原本有兩層意思:一是人要維持生命,正常生活,必須有飯吃;二是社會要穩定,國家要長治久安,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到了今天,筆者認為還應該有第三層以上,即領導干部要反腐倡廉,要轉變作風,必須弄清每天每餐什么該吃、什么不該吃的問題,也就是說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能有請必到,有酒必醉,食不厭精,味不厭美,鋪張浪費,任意揮霍,以致一頭栽在飯局里不能自拔。
有的領導干部認為,吃吃喝喝,朋友之間的正常交往,人情往來,算不上腐敗,用不著上綱上線。甚至別人請我,不去是不給面子,脫離了群眾。殊不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軟,是要付出相應代價的。
因為領導干部手中掌握這一定的公權力,于是乎“吃喝”這樣的一種方式就自然成為“交往”的首選途徑。一陣寒暄,觥籌交錯之后,感情迅速拉近,不該說的話就可以說,不該辦的事情可以辦,“酒杯端起來,原則放下去”??v觀這些年來發生的腐敗案件,腐敗分子大多是在“吃喝”之時被拉下水,喪失氣節,丟掉黨性,淪為金錢的俘虜。
作為領導干部,管住自己的嘴,一定程度上就是管好自己的權、守好自己的德、留住自己的清白。面對各種找上門的飯局,應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政之德,始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應該有個清晰的認識,多捫心自問,什么飯能吃,什么飯不能吃?做到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不該喝的堅決不喝,不該說不該做的堅決不說不做。只有管住了“嘴巴”,才把牢了廉潔自律的“大門”,才能戴好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