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體現作風,言行關乎形象
自黨的群眾路線開展以來,各地黨員干部作風有較為明顯的改善,整體狀況良好,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單位還不同程度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墻上標語響當當、服務面孔冷冰冰、辦起事來慢騰騰;有的干部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只當和尚不撞鐘現象。這些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作風問題,嚴重損害著群眾利益,嚴重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形象。
辦事效率是工作效能的細節體現,也是干部作風優劣的集中表現。在一些單位和地方,辦事效率“低慢差”的問題仍然很突出,一些黨員干部滿足于“大過沒有,日子舒坦”的心態,干起工作粗枝大葉、得過且過;說起話來高談闊論、空話連篇,對待群眾“冷橫硬”,公仆意識、效能意識在一些干部身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公務員的工作是代表國家在實施權力,其行為代表了國家的形象,他們工作服務對象人民群眾則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所以,每一個公務員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是代表國家的執法者,同時也是人民的服務員。正如俗語言“針尖大的窟窿透過斗大的風”,作風無小事,細節見精神。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的黨員干部不能存在“偷點懶,領導也看不見”、“不給他(群眾)辦,他能怎么地”等不負責的僥幸心理。我們黨員干部的言行,衣著談吐、工作態度、行事風格時刻關系能否保持在群眾中的崇高威望和信任,一點惡習可能就會喪失你在群眾心中幾年的成績,一句關懷又可能樹立起高大的形象。
因此,廣大干部必須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并要具有能為國家利益而承受一些個人委屈的奉獻精神,嚴于律己,對群眾則以誠相待,辦理業務秉公執法,讓人民群眾自然而然感受到機關的文明正氣。